中国原发性肝癌临床登记调查(CLCS)
第二次研究者会在沪召开


2017年08月28日 15:49:21


2017年8月27日,中国原发性肝癌临床登记调查(CLCS)项目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研究者会。本次会议首次对外披露了第一阶段临床登记调查结果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同时对下阶段课题申请流程、项目规划征询了专家建议和意见。

案例采集库稳步扩充,规范体系逐步形成

CLCS项目第一阶段实施情况。项目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在全国18家肿瘤专科医院和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完成了5114例患者初次诊疗信息及随访信息采集,其中1022例患者完成全程诊疗信息及随访信息采集工作。随访患者5,563例,获得4,298例(77%)患者的生存数据。进行了15轮远程核查,发出问询15,253条;5轮现场核查,随机核查了602例(超过10%)患者,总错误率3.99%。

真实世界病例分析的结果对临床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CLCS项目初次结果汇报。初次报告分析范围为第一阶段采集并完成数据核查的全部数据。分析包括PLC不同的病理类型,特别是肝细胞癌(HCC)患者的流行病学情况、基础肝病情况、临床表现及特征、诊断、治疗策略和预后情况。

对于本次分析发生的数据偏倚问题,在座专家也进言献策。1. 建立患者信息唯一识别系统和病例管理系统,将身份证号作为唯一标识进行患者查重、采集、追踪,以此保证患者从初次诊断后一直到患者发生终点事件全部诊疗资料齐全;2. 配合建立统一的数据登记模板,规范病历采集内容,加强医院患者管理的力度;3. 扩大科室范围和不同等级、地域医院的数量。

十年磨一剑,造福肝癌患者

CLCS项目未来10年战略规划。计划至2018年,增至70家中心,采集30000例患者数据; 2025年,增至200家中心,采集200000例患者数据。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两家医院第一时间加入第二阶段协作组。未来的路任重道远,希望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继续稳扎稳打,帮助临床医生更深入了解我国肝癌患者诊疗情况,对临床诊疗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将对CLCS项目进行资助,成立专项基金,鼓励研究者申请课题,推动中国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进展,造福肝癌患者。

群策群力,协同发展

从CLCS建立之初到现在,学会、专家、企业群策群力、共同努力才使得中国原发性肝癌数据库逐步建立并不断发展壮大。未来的路,学会、专家、企业也将一如既往,并肩前行,建立我国肝癌大数据平台,秉承服务于科研,造福患者的神圣的使命,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