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02日 15:49:21
我国是肝癌大国,全球每年一半以上的新发肝癌病例发生在中国。我国的肝癌患者有其自身的特点,多伴有肝炎和肝硬化背景,这与肿瘤治疗方式的选择和预后密切相关。2017年7月,卫计委发布了《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版)》,在2011版基础上,2017版更符合中国国情,并向全世界的肝癌诊治提供了中国经验。
《中国原发性肝癌临床登记调查(CLCS)》通过对我国肝癌流行病学、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肝癌诊疗水平提供更更充足的临床证据。为此,项目办公室特别采访了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梁军教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向邦德教授,针对CLCS项目对最新肝癌诊疗规范的积极意义进行阐述。
CLCS项目对我国肝癌规范诊疗行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梁军教授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一、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落地,临床诊疗行为逐步规范
2011年到2016年,在这六年的时间里,肝癌临床专家不断积累资料,不断积攒循证医学证据,从各个角度进行撰写本版指南。作为编委会成员,我感到很荣幸。2017版的指南主要体现了两大亮点:第一,中国特色,我国是肝癌大国,我国的肝癌有别于西方国家,本指南借助了大量中国数据来制定,所以说它是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肝癌指南。第二,兼容性。本指南同时参考了巴塞罗那指南,香港指南,日本指南等等,形成了恰到好处的兼容性。
2017版指南对我们临床工作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希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和使用,规范各级医院肝癌诊疗行为,不断提高我国肝癌诊疗水平。
二、践行肝癌诊疗规范新标准,共同助力肝癌诊疗水平提升
《中国原发性肝癌临床登记调查(CLCS)》是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和北京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共同发起的的肝癌登记研究,观察真实世界中我国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等一系列情况。
肝癌是我们的一个国病,但是我们缺少从临床角度对肝癌数据的挖掘,我们希望有一个规范的肝癌登记平台,记录我国肝癌流行病学、诊断、治疗乃至预后的真实情况,这和2017版的诊疗规范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同时也为规范进一步深化、更新提供非常有利的数据支撑。
《中国原发性肝癌临床登记调查(CLCS)》第一阶段已有20家中心参与,同时我们已经拿到了相当可观的数据,也对数据做了初步统计分析,并在2017年CSCO年会上进行了初步结果的报告。前期的数据调查结果很鼓舞、很激动。很鼓舞的是真的看到了大数据调查的真实性,很激动的是通过参与这个工作我们看到了肝癌治疗的真实情况,调查结果对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一些偏倚问题,比如三级甲等医院的多,来自外科多,我们也在不断改进矫正这些问题。相信在未来的践行中,我们会有更多不同区域,不同等级,不同性质的中心参与进来。这是一件值得期待的大事。
CLCS项目不断深入,为肝癌规范化诊疗提供“中国式范本”
向邦德教授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一、诊疗规范不断完善,大样本数据不可或缺
目前全世界肝癌常用的分期系统有多种,最公认的依然是BCLC分期系统。BCLC分期系统从病人一般情况,病人肿瘤数目以及肝脏功能来考虑,并将疾病分为5期,0期、A、B、C、D期,同时推荐相应的治疗策略,并给出各期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总体预后。
巴塞罗那分期是欧洲的,欧洲与中国肝癌发病原因不同(欧洲以丙肝为主,我国以乙肝为主)。用BCLC分期系统来指导中国的肝癌治疗是不全面的。我们缺少一个大样本的或者是循证或者前瞻性的临床研究证据,以此建立我国肝癌分期系统。
中国原发性肝癌登记调查这个项目,正好以此为契机,通过全国多中心的临床结果的统计分析,为建立适合中国的国情分期系统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二、个体化治疗曙光已现,大数据将成重要依据
2017版诊疗规范,内容简明扼要,特别增加了分期系统,分期系统中明确每一种情况的治疗方案,且方案不唯一,提供综合治疗选择,这更适合患者具体情况,符合中国国情。
但2017期版分期系统在一定程度上缺少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如能按照这个分期系统进行一个前瞻性的研究或者真实世界的研究,确定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对我国的肝癌分期系统进行充分的检验和验证,对提高我国肝癌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